第四部分投档录取规则
三十三、录取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一)录取工作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德、智、体全面衡量,按照考生的志愿先后,学业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二)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保证招生质量,保证本地区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达到或超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规划的年度要求。
(三)严格执行录取管理规定,全市中招录取实行统一录取政策、统一录取平台、统一数据管理。
(四)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必须从已报名参加中招统一录取的考生中择优录取;中等职业学校优先录取已报名参加中招统一录取的考生,生源不足的学校,可根据各自的办学特点,采取凭高、初中毕业证书注册入学的形式,补录未被录取的初中毕业生和未能升学的高中毕业生。
三十四、录取顺序和批次是怎样安排的?
(一)录取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普通高中录取(含普通高中补录),第二阶段是中职学校录取。
(二)招生批次安排如下:
独立招生学校:外语类、美术类和招收“宏志班”的学校,以及普通高中特色课程重点立项学校。
提前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
第一批:省一级普通高中学校。
第二批提前录取:广州市美术中学。
第二批:市一级普通高中学校。
第三批:区一级及以下普通高中学校。
第四批:各级各类中职学校(含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省属中专、技工学校)
(三)除个别区外,全市普通高中按上述各批次学校等级实行分批录取。各录取学校的分批情况详见《报考指南》第七部分。普通高中投档录取顺序为:独立招生学校、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提前录取、第二批、第三批。
(四)中职学校实行同场统一录取,在普通高中补录结束后分二步完成:
第一步:各中职学校录取已报名参加中招统一录取的考生;
第二步:中职学校进行注销和补录。录取对象是已报名参加中招统一录取但未被录取的考生、未报名参加中招统一录取的考生、已办理录取注销手续并要求重新参加补录的考生以及未参加学业考试但符合录取规定的人员。
三十五、什么是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与学校“录取最低分数”?
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是招生部门在投档录取之前,根据当年各批次招生学校的报考人数和招生计划及考生的学业成绩水平,按一定比例划定的各批次投档录取的最低成绩要求。它是各批次招生学校在投档录取时,对考生学业考试成绩的最低要求。当考生成绩达到或超过某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时,才有资格参与该批次招生学校的投录取,但考生最终能否被某所学校录取,还要看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和学业成绩的相对水平。
我市今年中考录取中,普通高中每批次设置“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中等职业学校录取不设“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学业考试总成绩分段投档。
学校录取最低分数是在批次投档录取时,在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按照投档规则对填报某招生学校的全体考生根据志愿顺序、学业成绩高低完成投档后产生的最低录取分数。学校录取最低分数是学校在某批次投档录取完成后产生的,是投档录取的结果。
三十六、怎样理解“志愿优先”的投档方式?
(一)首先普通高中按每批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划定该批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高分优先投档线,中职学校以高中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为起点,按一定分数间隔分段划定每段投档控制线,统称为投档控制线(以下简称“投档控制线”);
(二)在投档控制线上,根据学校的招生计划数,按考生志愿从先到后的顺序,从高分到低分,先投第一志愿,若不满员,再投第二志愿……依此类推;
也就是说,若某校在投档控制线上,第一志愿考生数已满足该校的招生数,那么就不再向该校投放第二志愿的考生档案。如果在投档控制线上第一志愿考生数达不到该校的招生计划,则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投第二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档案……如此类推,直至招生计划完成。因此,在考生的每批志愿中,填好第一志愿尤其重要。因为在投档中,热门的学校,一般在第一志愿的投档已完成了招生计划,不可能再招收第二及后续志愿的考生。若考生在某批次第一志愿选择的学校偏离本人实际,而后续志愿也报得不合理,则在该批落选的可能性很大。
三十七、怎样理解“高分优先投档线”?
普通高中各批次分别设“高分优先投档线”。这条投档线是在投档录取前产生的,按当前批的招生计划数,根据该批次的有志愿的考生人数,再按一定比例划定“高分优先投档线”.对达到“高分优先投档线”的考生,市招考办在“高分优先投档线”上按其志愿次序优先进行投档。若在高分优先投档线上学校未完成招生计划,再投批次录取最低控制线以上,高分优先投档线以下的考生。但并不是说达到“高分优先投档线”的考生就一定能保证被所填报志愿的学校录取。如果选择填报的志愿学校过于热门,填报志愿不合理,所填志愿没有保持一个合理的梯度,仍会出现上了“高分优先投档线”落选的情况。
例如:假设提前批“高分优先投档线”为690分,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650分。某学校投档录取时,先对690分及以上报考该校志愿的考生,按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的顺序进行投档,如该校在高分优先投档线上未完成计划,则再对690分以下、650分以上的考生按志愿先后顺序进行投档。
假如某考生总成绩为695分,所填第一志愿A校的录取最低分数为700分,自然他的A校志愿就落选了。所填第二志愿B校的录取最低分数为690分,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1,表示该校在690分的第一志愿就已完成计划,自然他的第二志愿也落选。所填第三志愿的C校录取最低分数为680分,低于“高分优先投档线”,表示C校在“高分优先投档线”上未完成计划,该生虽然第三志愿报C校,也是可以在“高分优先投档线”上投档时被C校录取,优先于690分以下的考生参与投档。
三十八、普通高中是怎样进行投档录取的?
(一)提前批由市招考办按招生计划数和报考人数的一定比例,统一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高分优先投档线;后续批次除老三区由市招考办统一划线外,其他区在征求各区教育局意见的基础上,按招生计划数和报考人数的一定比例,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高分优先投档线。
(二)每批次先对高分优先投档线上的考生,根据学校的招生计划数,按考生志愿的先后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按1:1比例投档。投档时,分别按公办计划数对应公办志愿,民办、自筹经费班计划数对应民办、自筹经费班志愿进行投档。其中,公办计划包括户籍考生(含享受我市户籍考生同等待遇的其他类型考生,简称“户籍生”,下同)招生计划和具有我市初中三年完整学籍的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招生计划,分别对应户籍生志愿和具有我市初中三年完整学籍的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志愿同时投档。先投第一志愿,若学校招生计划未录满,再投第二志愿……依此类推。若高分优先投档线上招生学校未完成招生计划,再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的考生进行投档,规则同前。
(三)在多个批次安排招生计划的普通高中学校(含公办、民办、自筹经费班),非最后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未完成招生计划,则不降分录取,其剩余计划数与宿位数并入该校下一批次计划进行投档录取。
(四)当前批次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没有后续批次计划的,投档时,若户籍生在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已完成招生计划,而具有我市初中三年完整学籍的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招生计划未完成,则继续投档至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止;若仍未能完成招生计划,则对剩余学位统一安排补录。若户籍生在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未完成招生计划,则对该校适当降分继续投档,直至完成户籍生招生计划;若该校的户籍生录取最低分数下调至全市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仍未能完成户籍生招生计划,或在该校户籍生录取最低分数上具有我市初中三年完整学籍的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招生计划仍未能完成,则对剩余学位统一安排补录。
当前批次民办普通高中学校、自筹经费班没有后续批次计划,在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未能完成招生计划的不再降分投档,其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在普通高中录取结束后统一安排补录。
(五)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投档时,本区与外区考生按报考范围同时投档。当外区考生投档数已达到面向外区招生最大计划数时,就不再投外区考生,而继续对本区考生投档直至完成招生计划为止。
(六)除提前批外,面向全市招生的学校按考生升学所在区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投档。若考生升学所在区当前批次没有录取控制分数线,则按招生学校所在区的该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投档。
(七)特长生的录取,根据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审定获得体育、艺术特长生资格考生的名单,按学校招收特长生的计划和学校设定的条件进行投档录取。录取时,按学校招收特长生计划数,以学业成绩优先为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各校在本校设定的体育、艺术特长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上未能完成的特长生招生计划数,并入学校的招生计划用于招收非特长生。
(八)独立招生的学校(班)(招生学校和计划详见《报考指南》第七部分)在普通高中提前批录取前,按照经市招考办批准并由学校向社会公布的招生方案完成录取工作,各校录取的具体规定详见《报考指南》第二部分“ 报考独立招生学校(班)须知”。
(九)广州市美术中学安排部分招生计划在普通高中提前批前独立招生,按照学校向社会公布的招生方案完成录取,如生源不足则适当降分,或将计划并入第二批提前录取。安排在第二批提前录取的计划,投档时,在考生美术入门测试成绩合格的前提下,学校所在区第二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如生源不足,则适当降分录取。
(十)普通高中学校如无特殊理由,对所有投档的考生均必须录取,不得退档。
三十九、中职学校如何进行投档录取?
(一)中职学校录取不设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学业考试总分分段投档。以普通高中学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起点,以50分为间隔分段划定每段投档控制线。
(二)在分段投档控制线上,根据考生的志愿先后顺序,按学业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招生计划数与投档数之比为1:1的比例投档,先投第一志愿,若第一志愿不满,再投第二志愿……依此类推。在投档时录取系统将按考生专业志愿和学业考试成绩高低自动进行专业分档,未被自动分档的考生由招生学校按实际情况进行专业调剂分档。
(三)招生学校如无特殊理由,原则上对投档学生不得退档。
(四)市招考办将于7月末在广州招考网公布中职学校的补录计划。未完成招生计划和因部分新生不报到注册造成计划有缺口的中职学校以注册入学的形式进行补录工作。
四十、同分序号是什么?对学业考试成绩总分相同的考生,怎样进行投档排序?
当考生的学业考试成绩总分相同时,按以下规则进行排序:根据照顾录取政策的规定,首先是享受“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考生;若情况又相同,则先比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分数之和;若再有相同,则依次比较数学、语文、英语、思想品德、物理、化学单科成绩;若仍有相同,又再比较综合表现评价等级。
依照上述规则对全市总分相同的考生进行排序产生的序号,即为考生的同分序号。例如一名考生学业考试成绩为678分,成绩单的“说明”栏标有“你的成绩将按7科总分为678分的第7名的顺序投档”(以《报考指南》第三部分成绩证明样式为例),表示这名考生的同分序号为7。
投档时,若有几个考生总分相同,则比较同分序号,按排序先后顺序录取。即使考生达到学校录取最低分数,并不代表就一定能被录取,能否录取,取决于考生的同分序号先后及招生学校投档至录取最低分数时的剩余招生计划数。因此也会造成考生达到了学校的录取最低分数,但由于同分排序靠后而落选的情况。
四十一、如何理解 “末位考生志愿序号”和“最大志愿序号”?
“末位考生志愿序号”是指向该校投档最后一名考生的志愿序号。
“最大志愿序号”是指向该校投档考生中最大的志愿序号。
结合学校录取最低分数和高分优先投档线来看,若学校录取最低分数≥高分优先投档线,即“末位考生志愿序号”=“最大志愿序号”,若学校录取最低分数<高分优先投档线,“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不一定等于“最大志愿序号”,要区分看待。
以提前批为例,假设提前批高分优先投档线为690分,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650分,A学校录取最低分数为689分,最大志愿序号为4,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1,即表示该校在提前批高分优先投档线上录取了所有第一到第四志愿填报该校的考生,但在690分时仍未完成计划,接着继续投690分以下,650以上第一志愿的考生,投到第一志愿689分时该校计划完成,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1,即最后一个被该校录取的考生是第一志愿报考该校的。
四十二、要求住宿的考生,在成绩达到学校的录取分数时,就一定能被录取吗?
不一定。根据中招的投档规则,如招生学校有宿位数量限制的,还要根据宿位数的限制进行投档。在投档时,按考生志愿先后、总成绩的高低投档,当宿位投满后,只投无要求住宿的考生。所以,在宿位投满后,凡要求住宿的考生,即使成绩达到学校的录取分数,也不能投档给该校录取。
例如:A校的录取分数为650分,某一考生的总成绩为680分,填报A校志愿并要求住宿,而A校在投档至690分时宿位已满,则不再投低于690分要求住宿的考生,只往下投无要求住宿的考生,直至完成A校的招生计划为止。所以,虽然该生的成绩是680分,已达到A校的录取分数,最后也会因受宿位数限制不能被A校录取。
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学校提出住宿要求一定要非常慎重,尽量避免因住宿要求而影响录取机会,也要防止录取后因走读影响学习。
四十三、“三侨生”报考广东华侨中学如何投档录取?
户籍在本市的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报考广东华侨中学(以下简称“侨中”),予以加20分投档录取。报考侨中之外其他学校的,均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录取。也就是说报考非侨中的其它学校不享受加分,只享受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例如:某“三侨生”学业成绩为638分,可享受加20分对侨中投档。如当前批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630,高分优先投档线为650分,在高分优先投档线上,按该生志愿顺序只对侨中按加分后的658分投档,非侨中的其它志愿仍按638分投档。
四十四、有关学校如何在录取中体现对体检标准的要求?
根据有关规定,一些招生学校(专业)录取时,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有特别的要求或限制。报考师范类、旅游类、幼教类、卫生、护士类、医药类学校或专业的学生,应在报考前自行到区或区级以上医院进行肝功能检查,各招生学校和考生应参照《教育部、卫生厅关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和《技工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及执行细则》执行,具体规定详见《报考指南》第六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务必详细了解清楚招生学校的有关规定,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填报志愿。若考生不按有关学校(专业)的要求或限制报考而被录取的,在入学后录取学校可按有关规定调整其专业,或令其休学甚至取消录取资格,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